科学家故事——程开甲

作者:张亭亭 时间:2022-12-10 浏览量:24,405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

19188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祖父成敬斋,父亲成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1937年求学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8月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拜在物理学家玻恩教授门下进行超导理论研究,1948年秋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祖国解放事业步步推进,成开甲的心 一直为之牵挂,渡江战役期间,程开甲从新闻中获悉解放军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英石”号正式宣告西方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像一把火点燃了成开甲:祖国有希望了!报效祖国的时机到来了!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赶紧回去!回祖国去!

1950年程开甲谢绝了导师和同事们的挽留,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沐浴着新中国旭日东升的阳光,程开甲回到了祖国,开启了科学报国的人生旅途。

回国后最初的十年里,程开甲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当时,中国学习苏联的建国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适应国家大搞经济建设的需要,成开甲主动把自己研究重心由理论转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这十年里,程开甲先后发表了《内耗热力学研究》等10余篇内耗研究论文,开创了国内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教科书。对我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严峻的国际形势迫使党中央做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

1960年,一纸命令又将专心学术的程开甲调入北京。

1962年,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参与主持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

此外,他还参与制定了我国原子弹研制、试验工作第一份纲领性文件,隐蔽性的谋划了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的性质、任务、学科、队伍、机构等。

经过不懈的奋斗,程开甲带领科研团队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了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引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科学发展,对我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后,我国核试验技术研究所搬到了新疆,程开甲很快把家也搬到那里,直到1984年调回北京。为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他在戈壁滩上一坚守就是20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制和核试验事业,隐姓埋名,倾注了全部心血才智。

不仅程开甲本人,甚至他的家人,也为核武器研究事业的保密做出了贡献。1969年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成功,同年,程开甲妻子带着孩子们离开南京,扎根戈壁,忍受着恶劣环境,一住就是十多年。

 程开甲的这份“新工作”,根据国家保密规定,对外只允许说在研究核反应、加速器、反应堆等。由于长期“失联”,有一次程开甲因工回南京大学,热心的老同事们非要他介绍一下新单位的工作情况。程开甲只好应着头皮讲了讲自己其实并不太了解的核能、原子能子核的输运、中子输运等。这些程开甲虽然懂一些,但到底不是实际工作的,讲得并不好,很快就被内行--核物理学家施士元觉察到了,他感到奇怪,但并没有说什么。

程开甲深知,参与这项工作,就要做到保密、奉献,包括不参加学术会议、不发表学术论文,不出国,与外界断绝联系,不随便与人交往。虽然这项工作与他原来的教学和科研并不完全相同,但程开甲认为只要自己有基础就可以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来自国家的重托。

19661027日我国首次导弹试验成功196767日我国首次氢弹试验成功.

1960年到1999年他隐姓埋名整整40年,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和武器研制事业贡献青春和热血,直到1999918日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工勋奖章,他才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那年,他已经81岁了。

2014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2017年获得“八一勋章”

成开甲不止一次说过:”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他也身体力行了这句话。正是怀着这赤子之心奉献大漠20年,一生为了保密默默无文,却用罗布泊爆发的声声“核弹惊雷”,为中国铸劳了国防盾牌,为祖国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祖国不会忘记他,  

人民不会忘记他,

程开甲的精神和事迹,

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学习、致敬、缅怀!

 

 IMG_3395.JPG


扫一扫

关注科技馆微信

x

扫一扫

关注科普滨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