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滨州 “一”目了然科普汇】一场好戏,演绎文化精髓
作者: ${content.author} 时间:2024-06-15 浏览量:974在中国丰富的戏曲文化中,沾化渔鼓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沾化渔鼓戏,起源于1723年(清代雍正元年),由滨州市沾化县胡家营村的老艺人们独创。这一剧种融合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等多种元素,吸纳了弋阳腔和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和创作,形成了一个以板腔变化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 沾化渔鼓戏的表演融合了武术动作,形成了粗犷、豪放的风格。其表演程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行当讲究,生、旦、净、末、丑各有导规,互不相同,展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唱腔质朴明快,活泼跳荡,常用的板式包括“三句一扣”、“二打一扣”等,具有“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击鼓以节”的特点,为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唱词结构以“三句一扣”为标志,打破了一般唱词音乐的对称规律,明显区别于其他剧种。伴奏乐器包括渔鼓、简板、唢呐等,武场则以板鼓、木柳等为主。 2006年12月30日,沾化渔鼓戏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道情戏(沾化渔鼓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71。沾化渔鼓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剧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对传统文化最深的敬意。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沾化渔鼓戏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