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39届滨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作者: ${content.author} 时间:2025-02-25 浏览量:6,889各县市区科协、教体局、各市属开发区教育管理机构、科技局、体育局、团委、妇联、关工委、市直各学校: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滨州市教育局
滨州市科学技术局 滨州市体育局
共青团滨州市委 滨州市妇女联合会
滨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滨州市科技馆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和教育局
魏桥国科教育集团
协办单位:滨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实验学校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3月8日
地点: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实验学校
(长江七路与渤海十八路往西200米学校南门)
三、大赛主题
创新 责任 诚信 成长
四、申报
(一)申报者
1.参赛学生面向全市6至17岁青少年群体(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国际学校在校中小学生)。年龄按竞赛当年7月1日为计算时点,需年满6周岁、未满18周岁。
少年组选手应是2007年7月1日之后(含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含6月30日)前出生的青少年。
少儿组选手应是2010年7月1日之后(含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含6月30日)前出生的青少儿。
低龄组选手应是2015年7月1日之后(含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含6月30日)前出生的青少儿。
其中少年组、少儿组为省级选拔赛,低龄组为市级邀请赛。
2.参赛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每个参赛学生(包括集体作品的学生)在一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作品参赛。
(1)参赛者须承担申报作品全部或主体研究工作。
(2)参赛作品须在终评活动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
(3)集体作品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为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段的学生合作作品。
(4)集体作品不能在研究过程及参赛中途加入新成员。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熟悉作品各项工作,合作、分担研究任务,提交的研究成果应为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5)集体作品在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并在研究报告中说明每名成员的分工和完成的主要任务。
(6)同一竞赛周期内,集体作品和个人作品不能进行相互转换。
3.参加过往届创新大赛的作品,如再次以同一选题参赛,须以新的研究成果申报且研究时间持续一年以上。
4.每项参赛作品可有1-3名指导教师,在申报时签署诚信承诺书,如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有亲属关系,应在申报时如实填写。
(二)比赛分组
1.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省推荐赛)
(1)少儿组
(2)少年组
2.市级邀请赛
(1)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低龄组)
(2)青少年科学幻想画
(三)学科分类
1.数学: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和相关应用。
2.物理与天文学: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物理学科 及天文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 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4.生命科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实验 研究或理论分析。
5.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理 论研究和技术探索。
6.工程学:机械、电路等工程技术领域相关研究和应用。
7.环境科学:水土保护、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环境学科 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四)申报材料
1.申报书:完整填写当届大赛申报书。
2.查新报告:每名申报者应在作品研究开始前和申报参赛前对作品选题和研究内容进行查新检索,并至少提交1份真实、规范的查新报告。
3.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格式为word文档,内容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等)及参考文献。研究报告中凡引用他人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方法、数据、观点、结论或成果等,必须规范引用,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凡涉及他人协助完成的研究工作内容和相关成果,必须明确说明。
4.作品附件:附件中须提交完整、真实的原始实验记录、研究日志等相关材料,用于证明学生的研究过程和对主要创新点的贡献。附件可适量提交研究作品相关的辅助图片,如作品中有实物模型,则需提交由本人讲解的视频资料(时长不超过1分钟)。入围终评的作品,必须同时在终评问辩现场向评委提供所有原始实验记录、研究日志等相关材料,并现场展示研究报告中提到的主要创新点。
5.诚信承诺书:参赛学生、指导教师须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承诺研究过程和成果取得符合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并分别在指定位置签字确认,加盖所在学校公章。
6.证明材料:作品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依托专业研究机构或实验室开展研究的,需在实验开始前获得该机构或实验室主管部门/单位的许可,并在申报时提供确认或批准依据。
(2)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3)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
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4)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等管理部门开具证明,证明作品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7.学习成绩表:少年组选手上传学校开具的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表。
8.青少年科学幻想画提供实物作品和申报书(盖章),申报书粘贴在科幻画背面,选手不需要到场。(规则详见附件3)
9.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需要选手现场答辩,专家封闭评审。
10.申报所需材料请到登录滨州市科技馆网站—青少中心—竞赛活动查询下载。
比赛当天以上所有申报材料与作品实物携带至比赛现场。
(五)其他
1.参赛学生负责展示材料的设计制作、安装布设和保管维护;涉及实物的研究作品须带到现场展示。
2.每个作品应制作展板一块(高1.2米、宽0.9米)。参展实物宽不超过1.5米,高不超过2米,重量不超过100千克。作品展示材料中不能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管制刀具;展品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伏。请参赛选手自己准备电源插排,大型作品需提前联系组委会,安排布展。
3.作品的展示材料中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姓名、专家评价、媒体报道材料、以往获奖情况、正在申请或已获得专利情况等信息。
4.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需当天在展位准备:实物、申报书(盖章1份)、承诺书(盖章1份)、研究过程材料(1份)、学习成绩表(推省赛再交)、查新报告(推省赛再交)。
5.请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于3月4日前将参加市赛项目汇总后(汇总表详见附件5),报竞赛组委会邮箱bzsqkx@163.com。
6.3月5日前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将科幻画报送组委会科技馆107办公室,需要提前悬挂布展。
7.赛事详细规则请登录滨州市科技馆网站—青少中心—竞赛活动查询。
8.中午需要在学校食堂就餐人员,请填写就餐回执单(附件8)于3月2日前发送至联系邮箱,餐费自理。
五、奖项设置
所有符合赛事规则和要求的作品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30%,同时评选优秀组织奖、优秀个人,优秀团体等奖项。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进行表彰。在此基础上,确定代表我市参加省赛的优秀作品、个人、组织单位等奖项。
六、联系方式
市赛组委会联系人:
王 斐 3161656 15963078263
孙晓磊 3161656 18305434117
李 楠 3161656 15954738993
组委会邮箱:bzsqkx@163.com
赛事信息查询网站:滨州市科技馆-青少中心-竞赛活动
咨询交流平台
附件:
关于举办第39届滨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3).pdf